攝影并撰文/崔永昌 王世剛 特約記者 呂衍海
仲秋時節(jié),松花江畔,北部戰(zhàn)區(qū)陸軍某旅野外駐訓場上,一場實兵訓練正緊張進行。參加訓練的,是來自黑龍江省農(nóng)墾總局軍事部的官兵和文職人員。
為建設打仗型國防動員,推動國防動員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,近期,黑龍江省農(nóng)墾總局軍事部組織官兵和文職人員開展兩期封閉式集訓,強化人員的指揮謀略水平和軍事技能。
參訓人員精神昂揚。
參訓人員進行識圖用圖訓練。
開展實彈射擊訓練。
參訓人員開展隊列訓練。
參訓人員來到東北烈士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,感悟先輩精神。
參訓人員認真聆聽專家授課。
出早操、晚點名,練技能、研戰(zhàn)法……參訓人員住野戰(zhàn)帳篷、睡行軍床、吃大鍋飯,嚴格落實一日生活制度,一絲不茍參加訓練,在一步一動中重溫“兵之初”,在一點一滴中錘煉過硬作風。集訓中,他們著眼擔負使命任務展開針對性訓練,圍繞主責主業(yè)研究解決戰(zhàn)備建設中的矛盾困難?!凹扔袑χ攸c課目和具體業(yè)務的教學指導,也有充滿硝煙味的戰(zhàn)術訓練。”參加集訓的文職人員王士奇在交流時說,“雖然訓練內(nèi)容多、強度大,但是收獲更大?!?nbsp;
集訓期間,參訓人員白天上課訓練,晚上討論交流,既研破解難題之策,更謀打贏之道。集訓中,每完成一個訓練課目,他們都要組織考評打分,查漏補缺;每組織一次訓練,都要進行復盤反思,明確改進方向。
“堅持崗位與實踐相結合,帶著課題和問題思考,研析破解難題對策,既是豐富拓展‘軍事部帶人武部大編組統(tǒng)訓’模式的有益嘗試,也是建設打仗型國防動員的積極探索?!痹撥娛虏款I導說。
編輯/高采薇